为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12月16日,我校特别邀请到中国政法大学庞金友教授作“当前欧美各国现代化的困境与启示”的专题讲座。校党委书记、校长陈旭东,副校长万朝林,校长助理祁欢,各部门、各二级学院负责人及全校部分教师、学生参加,讲座由校长助理祁欢主持。
庞金友教授是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钱端升讲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西方政治思想史与政治学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出版专著3部、译著3部、编著5部,在《政治学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11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各1项、省部级项目5项,兼任中国政治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政治学会青年工作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政治学会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北京市政治学行政学学会常务理事、《政治学前沿》主编、《政治思想史》《中国政治传播研究》杂志编委,荣获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等称号。
校长助理祁欢在主持中讲到,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引领着我国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同时,深入了解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同样至关重要,基于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为我国的现代化发展提供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有利于我们行稳致远,走好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之路。
庞金友教授通过“为何要讨论现代化”“在讨论何种意义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语境下为何还要观察西方”“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各国现代化之间有关系吗”等问题逐步引入,在阐释现代化的特征、现代化的道路与模式、西方现代化的共同特征等理论的基础上,通过表现形式、成因、影响等方面着重介绍了当前欧美各国现代化所面临的五大主要挑战,即经济不平等、激进政治、反智主义、后物质主义、新技术革命,并最终落脚于其对于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启示。
![]() | |
![]() |
庞金友教授在阐释讨论现代化的价值、现代化的基本意涵等理论的基础上,着重回应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语境下为何还要观察西方”这一关键问题。首先,讨论现代化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从世界格局变迁的角度看,当前中西步入全新局面,后发国家强势崛起势必引起西方国家的不满,大国竞争格局已现,而西方国家自己正面临挑战,我们走上了不同于欧美的一条道路,更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道路;从国内政治发展的角度看,我们需要做阶段性的总结,提炼成熟的经验与反面的教训,挖掘哪些是我们独有的现代化探索;从理论本土化建设的角度看,我们一直在学习西方的器物、文化、制度甚至引进一些理论范式,但是很多中国独有的发展现状难以用西方的概念、理论去描述、解释,我们需要建构自己的话语体系、自主式的知识体系。其次,关于我们在讨论何种意义的现代化,现代化具有进步性、多维性、差异性与普遍性。现代化本身是一个进程,囊括政治、社会、经济等多个领域,每个国家的历史传统不同、当下的现状不同、将来努力的方向也不同,但终究有一些普遍性的东西值得我们思考。由此,引出了“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各国现代化之间有关系吗”这一问题。党的二十大之后,中国式现代化成为热议话题,我们需要比较视野,从文明互鉴的角度认识欧美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从中汲取更多的经验教训。西方学界关于现代化的特征、现代化的道路与模式存在较大分歧,但依然可以从中归纳出西方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涉及驱动机制、道路选择、实现方式、价值目标、制度保障等方面。
庞教授详细介绍了当前欧美各国现代化面临的经济不平等、激进政治、反智主义、后物质主义及新技术革命等五大主要挑战,他指出,从欧美各国现代化面临的挑战带来了三大启示。一是现代化没有终极目标,也没有终极模式,更没有终极道路。过分强调共性,与过分强调个性一样,是不可取的。当前欧美各国现代化面临的挑战,有些我们正在面对,有些将来可能遭遇,有些永远不会发生,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也必将遇到属于自己的“中国式”困境。二是挑战并不必然意味危机,危机也并不必然导致崩溃,不要低估任何一种文明和制度的自我调适和纠错能力。三是大变局时代的现代化进程,内含冲突性、求变性、共享性和互动性等元素和特征。中国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一个开放的世界;世界的繁荣与富强,也需要一个强大的中国。
校长助理祁欢在总结中讲到,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等于西方化”的迷信,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的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金沙集团888881作为新疆唯一的政法类大学,是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一支重要力量,承担着为兵团、自治区乃至国家培养高素质的法治人才、民族团结人才和经济社会发展人才的重要职责使命。我们要深入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希望老师们将中国式现代化这一重要命题与自己的本专业相结合,从中寻找科研方向,同时引导同学们深入思考如何将自己的人生道路融入国家民族发展的大潮之中,共担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