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历任领导
现任领导
组织机构
党政管理机构
科研机构
后勤管理
教学机构
教辅机构
群团组织
附属机构
招生就业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学生职业发展
学生就业
继续教育招生
信息公开
学校新闻
通知公告
学校章程
招标采购
人才招聘
教育教学
教学动态
师资队伍
课表查询
精品课程
自学考试
科学研究
科研成果
科研动态
合作交流
国内交流
对口支援
走进学院
学院动态
视频服务
校园热线
下载中心
办事大厅
图书馆
教职工
学生
访客
当前位置:
首页
时政要闻
“开拓造福各国、惠及世界的‘幸福路’”——习近平总书记谋划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纪实
作者:新华社
日期:2023-10-15 11:40:56
点击:
10
古老的丝绸之路,跨过沙漠海洋,绵亘万里河山,穿越千年时空,闪耀在人类文明持续前进的宏大历史进程中。
2013年秋,习近平主席在访问哈萨克斯坦、印度尼西亚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
10年,3600多个日夜,习近平主席高瞻远瞩、谋篇布局,推动“一带一路”这一植根历史沃土、着眼人类美好未来的重大国际合作倡议,在共商共建共享中走深走实,在高质量发展中开拓出一条造福世界的发展繁荣之路,铺展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壮美画卷。
擘画引领,梦想种子长成繁茂大树
南非,德阿地区的山地上,一座座白色风力发电机巍然矗立,将丰沛的风能转化为电能,点亮千家万户。由中国企业建设运营的德阿风电项目,2017年并网发电以来,有效缓解了当地电力供应短缺局面,推动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
“南非是第一个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非洲国家,连续13年成为中国在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是中国在非洲投资存量最多的国家之一……”
今年8月,赴约翰内斯堡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并对南非进行国事访问之际,习近平主席发表署名文章,讲述两国合作“蛋糕越做越大”的生动故事。
这是在南非北开普省德阿拍摄的中国龙源电力集团南非公司运营的德阿风电项目风机(2021年11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吕天然 摄
在“云帆高张、昼夜星驰”的古丝绸之路上,中非互通有无、相知相交。此次会晤,在两国元首见证下,《中南关于同意深化“一带一路”合作的意向书》签署,展现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实打实、沉甸甸”,回望10年历程,共建“一带一路”的成果厚重而丰硕:
——截至目前,我国已同152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遍布全球五大洲;
——引领我国对外开放持续深化,沿边地区从开放“末梢”变为“前沿”,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方位开放大格局加快形成;
——共建“一带一路”理念写入联合国、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机制成果文件,“一带一路”的建设成果扎扎实实,给世界带来了更多的光明、机遇和繁荣,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
人们清晰记得,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深情讲述:
“我的家乡陕西,就位于古丝绸之路的起点。站在这里,回首历史,我仿佛听到了山间回荡的声声驼铃,看到了大漠飘飞的袅袅孤烟。这一切,让我感到十分亲切。”
此后不到一个月,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演讲指出:“几百年来,遥远浩瀚的大海没有成为两国人民交往的阻碍,反而成为连接两国人民的友好纽带。满载着两国商品和旅客的船队往来其间,互通有无,传递情谊。”
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丝绸之路精神薪火相传。
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顺应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时代要求,顺应各国人民过上更好日子的强烈愿望,习近平主席开创性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赋予古代丝绸之路新的时代内涵。
这是着眼历史发展大势,对人类文明走向的深邃思考——
从历史维度看:人类社会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代,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阻挡,变革创新步伐持续向前。
从现实维度看:我们正处在一个充满挑战的世界,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摆在全人类面前。
习近平主席指出:“在‘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框架内,各方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携手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开创发展新机遇,谋求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不断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迈进。这是我提出这一倡议的初衷,也是希望通过这一倡议实现的最高目标。”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
2017年5月,人民大会堂《江山如此多娇》巨幅画作前,习近平主席同出席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各国贵宾合影留念。
群峰巍峨,山高水长。
习近平主席的一番话凝聚广泛共识:“我们完全可以从古丝绸之路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本着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推进合作,共同开辟更加光明的前景。”
这是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实现互利共赢的长远谋划——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际,正是改革开放35周年。
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写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成为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重要举措。
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赋予“一带一路”建设清晰的定位——“扩大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和经济外交的顶层设计”。
2016年4月,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进行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推行互利共赢的重要平台。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专章部署“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强调“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源于实践的理论结晶,深刻回答中国与世界发展联系的时代之问,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新时代中国向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不断迈出新步伐。
这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汲取“天下观”与“和文化”的思想精髓,与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一脉相承,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将中国梦与世界梦紧紧相连,打造具有更高境界的超越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全球公共产品。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聚焦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释放各国发展潜力,实现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
“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实践平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从我国改革开放和长远发展出发提出来的,也符合中华民族历来秉持的天下大同理念,符合中国人怀柔远人、和谐万邦的天下观,占据了国际道义制高点”……
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在国际社会引发共鸣。
10年间,中国举办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为各参与国家和国际组织深化交流、增进互信、密切来往提供重要平台,为更多国家和人民创造发展机遇。
10年间,习近平总书记三次在相关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主持召开会议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规划,发起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设立丝路基金,在出国访问和国内考察期间关心推动“一带一路”重大项目建设,在多边国际场合呼吁各方携手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这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标志(2021年10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流水涓涓,汇为汪洋;星光灿灿,化为银河。
从倡议到实践,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落地生根、持久发展,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到精谨细腻的“工笔画”……10年奋发,“一带一路”这颗梦想的种子,渐渐长成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风雨共担,携手并肩应对时代之变
关于中欧班列的好消息频传:中欧班列(西安)累计开行突破2万列;“义新欧”中欧班列义乌平台开通第19条线路;长三角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逾2万列、运送货物超200万标准箱……
驰而不息,这支往返欧亚大陆的“钢铁驼队”开创了亚欧国际运输新格局,搭建了沿线经贸合作新平台,有力保障了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如今已通达欧洲25个国家217个城市,见证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极不平凡的推进历程。
在西安国际港站,X8489次中欧班列整装待发(2023年9月28日摄)。新华社发(刘翔 摄)
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性问题加剧……面对国际局势中的风风雨雨乃至惊涛骇浪,习近平主席字字铿锵:我们愿同合作伙伴一道,把“一带一路”打造成团结应对挑战的合作之路、维护人民健康安全的健康之路、促进经济社会恢复的复苏之路、释放发展潜力的增长之路。
同舟共济,凝聚共同应对挑战的合力——
深夜,河南郑州。卢森堡国际货运航空公司郑州站里,工人们正忙着接送航班,将一批批货物发往世界各地。
对于卢森堡人来说,这条航线承载着特殊记忆。新冠疫情时期,郑州-卢森堡航线不仅未停飞断航,还加密了航班,为中欧之间物资运输提供有力支持。卢森堡领导人曾表示,这是卢森堡及欧洲地区的生命线,是一条雪中送炭的空中桥梁。
运送防疫物资的郑州—卢森堡航线货机在中国郑州新郑国际机场装机准备起飞(2020年3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3年多前,突如其来的世纪疫情暴发,人类面临严峻挑战。是并肩奋战还是隔岸观火?是同舟共济还是以邻为壑?这考验着人类的良知、智慧与勇气。
习近平主席以鲜明态度给出答案:“各国命运紧密相连,人类是同舟共济的命运共同体。无论是应对疫情,还是恢复经济,都要走团结合作之路,都应坚持多边主义。促进互联互通、坚持开放包容,是应对全球性危机和实现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一趟趟防疫物资专列,一架架“疫苗航班”……3年间,中国向153个国家和15个国际组织提供数千亿件抗疫物资,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超过22亿剂疫苗,同31个国家一道发起“一带一路”疫苗合作伙伴关系倡议。
携手同行,是休戚与共、命运相连,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内在理念的深刻表现。
开放合作,释放贸易投资的活力——
今年8月,为期5天的第七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在云南昆明落下帷幕,338个投资项目进行集中签约,协议投资额达4040亿元。
2013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年,首届中国-南亚博览会落户“春城”。彼时,中国和南亚国家贸易总额不足千亿美元;2022年,这一数据已接近2000亿美元,中国连续多年成为巴基斯坦、孟加拉国、马尔代夫等国最大贸易伙伴。
人们在第七届中国—南亚博览会上参观(2023年8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知者善谋,不如当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开展跨国互联互通,提高贸易和投资合作水平,推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本质上是通过提高有效供给来催生新的需求,实现世界经济再平衡。
2013年至2022年,我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货物贸易进出口额、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年均分别增长8.6%和5.8%;与共建国家双向投资累计超过2700亿美元;在共建国家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完成营业额累计分别超过1.2万亿美元、8000亿美元。
面对外需走弱压力,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对共建国家进出口14.32万亿元,同比增长3.1%,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比重达46.5%。
10年来,举办广交会、服贸会、消博会、进博会等大型合作交易展会,促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实施,发起成立亚投行、新开发银行等国际合作机制……开放大门越开越大的中国,为世界经济复苏提供更多机遇。
2023年服贸会国家会议中心综合展区(2023年9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这是发展的倡议、合作的倡议、开放的倡议,强调的是共商、共建、共享的平等互利方式。”习近平主席指明要旨。
聚焦发展,为各国繁荣进步注入更强动力——
2023年8月3日,中欧班列(西安-塔什干)陕乌经贸合作隆基绿能光伏组件产品出口专列从西安国际港站驶出,开往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
本次发货的光伏组件是乌兹别克斯坦1吉瓦光伏项目的首批产品。根据协议,中国企业将在乌兹别克斯坦建设两座太阳能光伏电站,预计投产后每年发电23亿千瓦时,每年约减少天然气消耗5.88亿立方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带一路”建设不应仅仅着眼于我国自身发展,而是要以我国发展为契机,让更多国家搭上我国发展快车,帮助他们实现发展目标。
坚持正确义利观,以义为先、义利并举,不急功近利,不搞短期行为;统筹我国同共建国家的共同利益和具有差异性的利益关切,寻找更多利益交汇点,调动共建国家积极性……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提升全球互联互通水平,推动国际投资贸易繁荣发展,为变乱交织的国际局势注入更多确定性。
习近平主席真诚表明中国态度:
“中国不打地缘博弈小算盘,不搞封闭排他小圈子,不做凌驾于人的强买强卖”;
“‘一带一路’建设不是另起炉灶、推倒重来,而是实现战略对接、优势互补”;
“各国都是平等的参与者、贡献者、受益者”;
……
数字是最有力的佐证。
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为共建国家创造42万个工作岗位,让近4000万人摆脱贫困。
10年来,中国与80多个共建国家签署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共建了9个跨国技术转移平台,加强科技创新合作交流,加速创新要素对接共享……
“随着时间发展,‘一带一路’倡议不断具象化,像是不断生长进化的自然过程,从没有其他倡议这样有生命力。”英国学者马丁·雅克发文说,“这10年,‘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改变了世界。”
惠泽天下,共促高质量发展造福人民
多瑙河畔,河钢集团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厂新投运的烧结机、加热炉等生产工艺改造项目有序运转,助推当地经济驶入绿色发展“快车道”。
河钢塞钢的前身是成立于1913年的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厂,曾因经营问题几近破产。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河钢集团与塞尔维亚政府于2016年4月签署收购协议成立河钢塞钢,构建支持支撑平台,仅半年企业就扭亏为盈。运营7年来,河钢塞钢营收超过60亿美元,连续4年蝉联塞尔维亚第一大出口企业,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和代表中国企业形象的“金名片”。
2022年2月,习近平主席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出席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的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时指出,近年来,两国关系实现跨越式发展,双方落实一批基础设施、能源、产能等领域重要合作项目,在中东欧国家中位居前列。同时,习近平主席强调,“将中塞传统友好转化为更多务实合作成果”。
守望相助、务实合作,将带来更多民生福祉。从倡议提出之日起,造福人民、惠及民生,就是共建“一带一路”不变的目标。
7年前,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一带一路”建设造福沿线各国人民。
5年前,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造福沿线国家人民,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年前,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为继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把脉定向: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
10年来,把基础设施“硬联通”作为重要方向,把规则标准“软联通”作为重要支撑,把同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作为重要基础,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中,这条造福世界的幸福之路越走越宽广。
时间记录下一个个历史时刻:
2014年12月,位于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的泽蒙-博尔察大桥建成通车,这是中国企业在欧洲承建的首个大桥工程,结束了近70年来贝尔格莱德市多瑙河上仅有一座大桥的历史;
2018年1月,亚吉铁路进入商业运营,这是非洲第一条全线采用中国技术和装备建设的标准轨电气化客货共线铁路,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至吉布提的物流运输时间和成本大幅降低;
2016年10月3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附近,一列试运行列车在亚吉铁路上行驶。新华社记者 孙瑞博 摄
2021年12月,中老铁路全线开通运营,作为联系东南亚的陆上快速通道,中老铁路打开老挝“陆锁国”困境,让物流运输变得快捷和成本可控;
2023年3月,由中国企业承建的乌干达最大水电站——卡鲁玛水电站首台机组成功发电并入乌干达国家电网,6台机组全部投产后,将增加600兆瓦发电总量,在原基础上提升近50%,为乌干达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绿色能源”;
这是2020年7月11日在乌干达基里扬东戈航拍的卡鲁玛水电站项目。新华社发
2023年10月2日,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哈利姆高铁站,印尼总统佐科在雅万高铁启用仪式上按下启用键。雅万高铁是中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在海外落地……
从历史深处走来,“一带一路”对于共建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来说,是水和电,是路和桥,是学校和医院,是增加的收入、改善的生活和值得期待的明天。
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唯有发展,才能消除冲突的根源。唯有发展,才能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唯有发展,才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
2021年11月,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述了一件往事:
20多年前,他在福建工作期间接待了来访的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高地省省长拉法纳玛。“我向他介绍了菌草技术,这位省长一听很感兴趣。我就派《山海情》里的那个林占熺去了。”
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右一)在福建农林大学菌草园让尼日利亚留学生试尝幼嫩菌草的味道(2021年8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林占熺,这位福建农林大学的研究员,在上世纪80年代发明了“以草代木”栽培食用菌的菌草技术。《山海情》剧中的农技专家凌一农,原型正是他。那次会见之后不久,林占熺远赴南太平洋岛国,由此书写了“小小一株草,情接万里长”的佳话。
如今,通过举办菌草技术培训班、建设菌草技术示范基地、与联合国有关部门合作召开系列研讨会等交流合作形式,这项技术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被广泛应用,不少人因菌草技术走上了摆脱贫困之路。
发展的故事中,最动人的是人的改变。
“小而美的项目,是直接影响到民众的。今后要将小而美项目作为对外合作的优先事项,加强统筹谋划,发挥援外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形成更多接地气、聚人心的项目。”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
10年来,我国与共建国家广泛开展了多层次、多领域交流合作,打造一批“小而美”民生工程,铺就通民心、达民意、惠民生的发展大道:
我国援建并于2022年在柬埔寨投入使用的特本克蒙中柬友谊医院,极大改善当地医疗条件,有效降低当地居民看病花销;
工作人员在柬埔寨金边国际机场运输中国政府援助柬埔寨的科兴新冠疫苗(2021年10月14日摄)。新华社发(批隆摄)
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的面粉加工厂在我国工艺设计和机电设备加持下重焕生机,产能大幅提高,“中国制造”的面粉成了当地的“紧俏货”;
博茨瓦纳东部马哈拉佩镇的水厂在我国企业帮助下升级改造,“村里再也没有停过水”的同时,水质也远远高出了博茨瓦纳生活用水规定的标准;
……
这是不断铺就的“人才之路”——我国已成功举办270多期菌草技术培训班,为共建国家培训相关人才1万多人;我国企业在共建国家建设的境外经贸合作区已为当地创造42.1万个就业岗位;
这是持续加强的“健康之路”——我国积极扩大与共建国家在妇幼健康、残疾人康复、传染病防治、传统医疗等领域的合作,提供医疗援助和应急治疗救助,提高协同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这是备受关注的“减贫之路”——我国持续实施乡村减贫推进计划和减贫示范合作技术援助项目,预计到2030年可使相关共建国家的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并将使全球收入增加0.7%至2.9%;
……
跨越大洋大陆,人民心心相印。
“‘一带一路’建设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举措,将给地区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10年来,共建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和获得感的提升,成为习近平主席这一重要论断最生动的注解。
再启新程,把造福世界之路铺得更宽更远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之际,越来越多伙伴国家同中国双向奔赴,携手开启合作新篇章。
新年伊始,习近平主席同上任后首次访华的菲律宾总统马科斯会谈,中菲续签“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
7月底,习近平主席先后会见来华访问的格鲁吉亚、毛里塔尼亚领导人,中格、中毛分别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
8月底,哈萨克斯坦总理斯迈洛夫表示,哈方愿深化同中方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互利合作,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续写的是友谊与承诺,推进的是携手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务实行动。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关键时期,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
“今年是我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这个倡议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探索远亲近邻共同发展的新办法,开拓造福各国、惠及世界的‘幸福路’。”今年5月,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出席欧亚经济联盟第二届欧亚经济论坛全会开幕式时,这样阐明初心。
大国担当,言出必诺。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带来新机遇——
今年8月26日,结束出访回到国内,习近平总书记在乌鲁木齐听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汇报。
“从实际出发抓好对外开放工作,加快‘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使新疆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一路风尘仆仆,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
今年5月在陕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更加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在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中强动力、增活力”;今年6月在内蒙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会议指出,要把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紧密衔接起来,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以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等为纽带,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区域重大战略相互激荡,中国对外开放向纵深推进,超大规模市场和产业链供应链优势持续释放,为世界创造更多需求、带来更多机遇。
今年以来,各国政要密集访华,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博鳌亚洲论坛、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2023年服贸会先后举办,国际宾客接踵而至……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西入口处(2022年11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中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习近平主席的话,道出“中国好,世界才更好”的深刻内涵,也揭示了中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的必然逻辑。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推动全球治理变革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夜幕降临,孟加拉国帕德玛巴瑞村灯光点点。
2018年,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项目资金支持下,帕德玛巴瑞村结束了不通电的历史。这个项目惠及孟加拉国1250万农村人口。
“倡议成立亚投行,就是中国承担更多国际责任、推动完善现有国际经济体系、提供国际公共产品的建设性举动,有利于促进各方实现互利共赢。”习近平主席阐明这一新举措的深远意义。
如今,亚投行已从57个创始成员,发展壮大到106个成员,共批准了218个项目,融资总额超过410亿美元,带动资本近1400亿美元,惠及34个亚洲域内与域外成员。
当前,世界经济增长需要新动力,发展需要更加普惠平衡,贫富差距鸿沟需要有效弥合。
设立丝路基金,推动人民币正式纳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面对疾病、贫困、气候变化等诸多发展难题,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有效对接、协同增效……中国一直在行动。
正如习近平主席今年8月会见纳米比亚总统根哥布时所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同时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通过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等一系列倡议,让发展中国家实现共同发展繁荣,为发展中国家争取更加平等的权利。”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共同谋划好人类的美好家园——
今年5月,陕西西安,习近平主席同中亚五国元首齐聚一堂、共商大计,擘画中国-中亚关系新蓝图。
10年前,正是在出访中亚期间,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
10年来,中国同中亚国家携手推动丝绸之路全面复兴,倾力打造面向未来的深度合作,将双方关系带入一个崭新时代:中吉乌公路横跨天山,中塔公路征服帕米尔高原;中欧班列过境中亚,不断织密中国与中亚货物贸易运输网络;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中哈原油管道穿越茫茫大漠向东而来……
“长安复携手,再顾重千金”。如今,双方更进一步:习近平主席同中亚五国元首一致同意,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
命运与共,逐梦同行。
“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习近平总书记话语铿锵。
行动持续推进:中老命运共同体、中巴命运共同体等双边命运共同体越来越多,中非命运共同体、中阿命运共同体、中拉命运共同体等多边命运共同体建设稳步推进。
共识不断凝聚:“一带一路”建设顺应各国人民渴望共享发展机遇、创造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符合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的内在要求,成为各方携手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康庄大道。
“中方将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欢迎各方参加论坛活动,共同把这条造福世界的幸福之路铺得更宽更远”,习近平主席向世界发出新的“丝路邀约”。
又是一个金秋。
10月17日至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如约而至。这是对“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的隆重纪念,也将是总结经验、擘画蓝图,引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持续向前发展的盛会。
新的一程即将开启。
向着中国式现代化宏伟目标,坚定不移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中国将携手世界,共同书写国家互利共赢、人民相知相亲、文明互学互鉴的丝路时代新篇,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新华社
编辑:谢子良
校对:安婷婷
王 敏
审核:万朝林 解 琼
复制
搜一搜
分享
收藏
划线
人划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