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10时38分
迎来小暑节气
这是夏季的第五个节气
标志着盛夏登场
“桑拿模式”开启
即使有火一般的骄阳
也挡不住人们对盛夏的热情
在经过了考试周后
终于有时间
好好规划和畅想美好的暑假了
但是暑假可不只有
“盛夏白瓷梅子汤,碎冰碰壁啷当响。”
最让人关心的还是
新政师生们的安全问题
为了大家能度过一个
美满而快乐的暑假
下面这份“暑期安全指南”
请务必收藏


学习篇

趁着假期时间充裕,同学们不妨提前准备英语四六级考试,减轻开学后的学习压力。
还可以学习电脑软件,如PPT、Excel、视频剪辑,学习Ps、Pr等软件。俗话说技多不压身,同学们也可以通过假期准备考取一些专业性的证书。

实践篇

暑假期间,部分同学对于自己的社会实践生活都有不同的规划和选择。有些同学选择加入实习大军,点亮新场景,收获新技能;有些同学选择加入社会实践团队,在志愿活动中创造社会价值……
如果有时间和精力,做兼职也是不错的选择。但在这期间要注意安全,提高自我防范意识,谨防诈骗,并牢记“不去‘三无’场所兼职,不轻信陌生人的言语”的宗旨。积累社会经验,学习待人处事之道。
无论你的选择是什么,都不要忘记社会实践的初心,学会在一次次磨合与历练中成长。

疫情防控篇

严格遵循各地的防疫政策,积极配合各地防疫工作。暑假期间,大家避免不了外出活动。但是在外出前,我们应该了解目的地的防疫政策。根据各地政策不同积极遵守防疫措施;
减少外出活动时间,自觉做好防疫措施。坚持“非必要不外出”原则,尽量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尽量不参加聚集性较强的活动。外出时做好防疫保护工作,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多消毒。积极落实各个场所的防疫要求。

网络安全篇

合理消费,建立正确消费观念。严禁网络赌博活动,远离网络贷款、校园贷;
规范网络行为。不登录、不传播非法网站,杜绝非法软件的使用。规范网络言行,不在网络平台转发不实内容。杜绝传播危害社会健康的言论;
谨防电信诈骗。假期期间,我们要提高自己对网络诈骗的辨识能力,谨防上当受骗。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言论,不贪图便宜,时刻维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不要轻信别人的言论,不贪图便宜,时刻维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

疫情防控篇

夏季气温闷热,许多人选择游泳降温。为了确保游泳安全,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不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的地方去游泳;
应在有组织或有熟悉水性的人的带领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顾。如果集体组织游泳,下水前后要清点人数、并指定救生员做安全保护;
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下水前的要做好准备,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

交通安全篇

拒绝乘坐无资质、拼客、非法营运、“三无”等不符合安全条件的交通工具,要到正规车站乘坐正规车辆,不准乘坐超载、超限、超员车辆,不准乘坐报废车辆,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加强交通安全防范措施,防止意外伤害,遵守交通法规;
骑车时要做到:不骑快车、不与机动车抢行、不打伞骑车、不脱手骑车、不骑车违规带人;
乘坐公共交通要遵守秩序,在车上时,要坐稳扶好,不能擅自将胳膊、头等部位伸出窗外;
不要在行驶的车上吃东西,防止紧急刹车时,咬到舌头或食物误入呼吸道造成窒息。

防中暑篇

出门要戴太阳镜、遮阳帽或使用遮阳伞,涂抹防晒霜,穿透气性好的、浅色的棉质或真丝面料衣服;
随时喝水,不口渴也适当喝;
开空调时室内外温差不要过大,否则会导致人体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出现不适。空调房一定要注意通风换气;
室外作业者及长时间在户外者,要随身携带防暑品,如十滴水、藿香正气液等。

社交安全篇

切勿在社交平台上向陌生人透露个人信息;
切勿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个人隐私信息,例如:身份证号、地址、住址照片等;
谨慎点击来自社交平台的链接,不轻信看到的新闻、消息;
对于照片、语音、视频等信息,再三确认其真实性;
社交APP中加强隐私设置,如:无法通过手机号添加好友等。
供稿:党委宣传部
编辑:胡艺檬
校对:谢子良 安婷婷
审核:万朝林 解 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