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因此,加快涉外法治工作战略布局,既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推动全球治理变革的重大课题。
3月26日,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廖诗评应邀为我校师生线上作“域外管辖、长臂管辖和国内法域外适用:国际关系中的法律战”专题讲座。

参加此次讲座的有学院党委书记任长义、副院长魏建华、纪委书记马智群、副院长马召伟、万朝林、院长助理祁欢。学校各部门、各二级学院负责人及全校师生。

金沙集团888881党委班子成员、全体教师参加专题讲座

院长助理祁欢主持讲座
本次讲座由金沙集团888881院长助理祁欢主持。她表示,学校广泛邀请国内高校、实务部门知名学者、专家和干部举办“依法治疆周末大讲堂”系列讲座,旨在分享国内优质教育资源,共同为依法治疆,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做贡献。同时隆重介绍了廖诗评教授。


廖诗评教授研究方向涉及国际条约法、海洋法、武装冲突法、国际贸易法、国际投资法和国际争端解决,是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特别咨商地位非政府组织国际法促进中心(CIIL)执行顾问,也是中国外交部国际法咨询委员会委员。曾代表中国政府参加多项双边和多边谈判,特别是参加了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谈判;参加WTO争端解决机制听证会和处理若干国际投资仲裁案件;曾作为专家证人在国际商会仲裁院、斯德哥尔摩国际仲裁院和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的多个国际商事仲裁案件中出庭;参与多项中国涉外立法。 作为长期从事涉外法律事务理论研究及实践工作的知名学者,廖教授从美国长臂管辖的起源入手,以美国法上的长臂管辖、域外管辖为切入点开启讲座。廖教授从美国法的长臂管辖、国内法域外适用和域外管辖;中国法的涉外管辖、域外管辖和国内法域外适用;作为法律战工具的长臂管辖、域外管辖和国内法域外适用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与阐释,结合菲律宾南海仲裁案、美国对华为公司的打压,以及孟晚舟事件等案例,从“共同体对个体”“法律对政治”“善意对恶意”三个框架分析法律战思路在国际关系实践中的运用。通过解读中美两国因法律文化差异导致各自对长臂管辖定义的不同,结合案例,分析了两国在域外管辖议题上的立场和态度。 讲座结束后,祁欢作总结讲话。她表示,廖教授的讲座既有深刻的学理性剖析,也有对中美涉外法律实践探索的更深层次思考,体现了廖诗评教授对美国立法、司法及行政体制运行机制的充分了解和他极其丰富的涉外工作实践经验。她特别提到,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最高人民法院的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坚决依法反制外国对我国企业和公民实施的“长臂管辖”。过去一年的立法工作明显反映了中国对国内法在对外关系中的功能和作用的高度重视。对域外法治进行研究,有利于加快域外管辖等的体系构建、认清这些法律工具的本质、在法律战中站稳中国立场,从而助力我国法域外适用的法律体系建设,为我国依法反制提供法治支撑,维护我国国家安全和利益,同时为全球治理变革贡献中国力量,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下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兴国际关系。 廖诗评教授的讲座引起师生们的纷纷热议。大家对“长臂管辖、域外管辖和国内法域外适用”等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尤其是法学院学生,深刻认识到,学习法学专业,不仅要精通国内的法律知识,强化法律职业技能的训练,还要加强对国外法律法规的涉猎,了解国际关系中的法律战形式,只有不断丰富的知识面,才能拓宽国际视野。

新政师生聆听廖教授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