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晚上8点我们全班在教室观看了爱国电影《长津湖》,这部电影讲述了抗美援朝的英雄们和美军战斗的故事。那时候新中国刚成立,全国经济萧条,物资匮乏。美军意图从朝鲜进攻,占领朝鲜,进而攻打中国。正如电影里的一句话:“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那我们的下一代就要打!”。所谓的抗美援朝精神就是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这场正义的战争也打破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不可能战胜美军的说法。
当伍千里、伍万里和战友们在乱石滩上头顶着敌机扫射,张小山当场无声阵亡时,无数次,当敌人轰炸机抛下炸弹将大地变成火海时,志愿军战士只能长久匍匐隐蔽,避免被发现;当敌人的坦克四处横行时,志愿军战士只能用手榴弹、炸药包来对付;当敌人吃着火鸡、香肠,唱着圣诞快乐时,志愿军战士只能每天啃一个冻土豆,冒着零下40℃的严寒做敌后穿插……这样的一种格局下,胜败似乎毫无悬念。然而,就是在这样极其“不对等”的格局之下,中国人民志愿军取得了胜利,全歼美军王牌部队“北极熊团”。这一战,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和人民军队的军威。
热血洒疆场,英雄气长存。国家危亡之际,无数人民子弟兵奔赴前线,他们当中有人冻死在零下四十度的异国他乡,牺牲时仍保持战斗的姿势;有不惧牺牲、主动请缨上前线的战士,毛岸英上前线时说“几十万老百姓的孩子,一道命令就上了战场,我毛岸英有什么理由不去?”;更有走到离敌人几步的距离,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战士。有的人牺牲,是为了更多人活着。志愿军以小米加步枪战胜武器装备先进的美军,靠的更是不惧牺牲的英烈精神。更让我感动的是,雷公开车带着信号弹,以一人的牺牲引开敌机的轰炸换来更多战士的生存,以必死的信念守卫和平。
电影中三次说到鸡蛋,战士伍千里对弟弟伍万里说:“一个鸡蛋从外面破裂,是食物;从里面自己啄开,没准就是只鹰”。鸡蛋的意象出现三次,从鸡蛋到雄鹰,象征伍万里从一名新兵到战士的蜕变和新生。志在蓝天,必做雄鹰。雄鹰也象征着历经磨难、不惧牺牲后的新生,象征新生共和国历经抗美援朝战役的成长与新生。另一个画面是,美军将领看到志愿军战士冻死在冰雪中,依然保持冲锋的姿势,敬以军礼,“面对如此决心的人,我们不可能战胜”,这是军人对军人的尊重。
战争片的意义从来不是歌颂战争,而是让和平年代的观众试着去理解当年英雄为什么而牺牲,我们今天所享受到的和平幸福是无数先烈浴血奋战的结果。如果这场战争他们不打,我们就要打。谢谢你们用生命打下的太平盛世,愿以吾辈之青春,守卫盛世之繁华。何其有幸,生于华夏。
作者:21级汉语言2班卢禹榕
感想二
——碧血丹心照军魂,热血挥洒长津湖
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发生在长津湖地区的一场战役。长津湖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3个军,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与武器装备世界一流、战功显赫的美军第10军,于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在朝鲜长津湖地区进行了直接较量,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纪录,迫使美军王牌部队经历了有史以来“路程最长的退却”。这次战役,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志愿军在东西两线同时大捷,一举扭转了战场态势,成为朝鲜战争的拐点,为最终到来的停战谈判奠定了胜利基础。
《长津湖》讲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中英雄连队七连及其兄弟部队参加长津湖战役的过程。十九岁少年伍万里,与我们是同龄人,可他身处的时代却是那样战火纷飞,和我们一样青春年少、意气风发、调皮的他,带着一身赤诚奔赴战场,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在老战士的指导鞭策下,急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志愿军战士。在战场上,见长枪火炮,飞机轰炸,战友牺牲,让我们切身地感悟到“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深沉内涵和动人情感。在影片中,老雷一身热血带着标识弹冲出战地,为友牺牲,让人潸然泪下,心生敬意。那句“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我们的后代就不用再打了”扣动着我的心弦,那是前辈们最纯粹、赤诚的心声,英雄并非生来不凡,是那坚强不屈的信念精神赋予了他们超凡脱俗的力量。皑皑白雪中,置身于零下40度的严寒,一排排志愿军衣着单薄,可他们保持战斗队形和战斗姿态,在阵地上冻成了冰雕,全靠钢铁般的意志扛下来,让人肃然起敬。对比美军先进的设备,充实的物资,支援军创造了以弱胜强的奇迹。志愿军赤子丹心照明月,英雄肝胆映山河。如今国泰民安,海晏河清,车水马龙,国强民乐。《长津湖》映射着我们没有忘记71年前,那场英雄浴血、以肉身擒熊的史诗之战。
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的我们,不熄的火炬联手相传,心怀同一份信仰,接过前辈手中的红旗,你我皆在路上,碧血丹心照我魂,热血传承少年人。
作者:计科2021级4班刘俊园
感想三
感想四
希望我们的下一代,活在一个没有硝烟的时代——题记
小人物也能干出大事情,这是我观看电影《长津湖》的直接感受,在抗美援朝战场上,英勇的人民子弟兵在面对武器装备悬殊的敌军时,不怕、不惧、不畏,这些意志品质值得每一个人学习。但我认为,就像张飞、关磊这种志愿军底层人物,他们没有绸缪,没有计划,只是执行命令,坚守岗位,这也是我们当代人应该传承和发扬的宝贵品质。
这影片里面所提及的都是非常真实的历史,当时中国和朝鲜抵抗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入侵,志愿军临危受命,为了中朝两国人民的安宁生活,毅然跨过了大桥来到了朝鲜,为了和平而奋勇抗战。最终在他们英勇的抗战下,终于把敌人驱赶出了三八线,取得了胜利。在观看电影的同时,我还看到了很多历史文物,有一封请愿书让我非常感动。如今,社会分工不同,绝大多数人都是平平凡凡地过完一生,但与此同时,每个人都有相应的角色和职责。那么如何对待,如何尽责,就需要向英雄看齐,学习那种工作就是使命、誓死捍卫职责的先进精神。
通过《长津湖》,直观地看到了上世纪50年代志愿军将士们在异国他乡艰苦卓绝的战斗场景,视觉效果非常震撼,也非常感动。转眼之间,这场战争已经过去很多年,可其中的精神却永远不会消散,那种面对艰苦环境不低头、面对先进武器不皱眉、面对流血牺牲不后退的精神一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从电影里,我能够感受到先辈们在战斗过程中的那股劲,那股不怕死、不惧难、不想输的劲。
对于和平年代的我们来说,要时刻谨记我们军人不畏惧个人生死、为了国家安全而战斗的英勇事迹。而现在的我们要认真学习和践行革命先辈的精神,立足本职学业,立志完成学习任务,过好每一天,做好每件事。习主席认为,广大青年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这句话不仅仅是对当下青年人的忠告,更是学子们应该铭记于心的座右铭。“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历史际遇”。“当代中国青年要有所作为,就必须投身人民的伟大奋斗。同人民一起奋斗,青春才能亮丽;同人民一起前进,青春才能昂扬;同人民一起梦想,青春才能无悔。”听着如此振奋的鼓舞,心也会不由自主地沸腾,学有所成,是一个目标,更是一份担当。
梦想是理想、是信念、是信仰,是每个人拼搏奋斗的精神向往和前进的方向。青年人是天生的梦想家,无论是你汲汲以求的远大目标,还是不经意间的微小心愿,都是值得珍视的梦想,但唯有高远的梦想才是引导人生驶向远海大洋的精神灯塔。中国梦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作为一名青年学生,要立志做大事,不仅要有激情,还要有本领。读书学习是青年掌握本领、成长进步的阶梯。“鸟欲高飞先振翅、人要上进先读书”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面对新形势,如果不虚心学习,不善于钻研,就很难适应形势变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也很难胜任工作、建功立业。青年就应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一种兴趣爱好,保持求知若渴的精神和持之以恒的态度,惜时如金、珍惜青春、珍惜生命;把“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墙头自励化为遨游知识海洋;把“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学习知识、锤炼意志、增长才干,争做多面手。
观看完电影后,我的内心激情澎湃,甚至感动落泪,在革命英雄的精神带领下,大家更加珍惜当今生活的来之不易,同时也增添了奋斗不息的精神动力,我的祖国依然是五岳向上,一切江河依旧是滚滚向东,民族的意志永远向前,而我们也将会坚守初心、担当使命,为共产主义贡献终身。
作者:21级工商管理1班朱晓利
校对:谢子良 安婷婷
审核:李孝光 解 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