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疆路

作者:萧亦先生日期:2021-12-27 10:24:16点击:1050

 

“润疆路” (萧亦 摄影)


“润疆路”,寓意深刻的名字,正是这条看似普普通通的路,却承载着希望与未来。                 

                ---题记


从润疆园小区出门,可以看到图木舒克市的主马路前海东街,有一条宽敞的小路,和主马路相向,呈东北走向,用红色的塑胶铺成,约莫800米。

据同事讲,一年前,这里还只是一片平地。

每天,当一轮朝阳从东方的地平线上冉冉升起时,临近中午,总有人,或三三两两,或只身一人,背着书包,或手提公文包,骑着电动车,或步履匆匆,有的像是在低头思考,也有的像是在相互探讨问题,他们来来回回在这条路上行走。


 

润疆园   (萧亦  摄影)

 

金沙集团888881校园 (萧亦  摄影)


 

金沙集团888881校园 (萧亦  摄影)


 

金沙集团888881校园 (萧亦  摄影)


每天,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之时,这条路又恢复了早起时候的热闹,在夜色中,在路灯的光影下,晚归的人从这条路上走过,来来回回,行色匆匆,渐渐地,这条路,又恢复了难得的宁静。

每天,都是这样的生活,是平凡,也是在坚持。

这些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政法学院的老师”。

这条路,每天,有来自于祖国各地的青年才俊们走过。他们中,不乏刚从内地大学毕业的青年学子们,远离父母,坚定地选择“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到新政,实现自己的青春理想与价值,成为新政发展的建设者,亲历者。

这条路,每天,有来自于祖国各地的“银龄”老师们走过。他们中,大部分都已年届花甲,却是各个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他们退休后放弃了安逸舒适的生活,毅然选择到祖国西北南疆来,继续坚守三尺讲台,传道授业解惑,他们学风严谨,诲人不倦,发挥着“传帮带”作用,指导青年教师。

这条路,每天,有来自于祖国各地的援疆干部们走过。他们中,有很多也是第一次走进“传说中那个遥远的新疆”,远离父母儿女,在这里,要为新政的发展建设出谋划策,贡献才智。

或许,这只是一条普普通通的路而已,有热闹,也有宁静,见证日出日落,迎来朝霞,送走晚霞。

关于“这条路的名字”,有人告诉我,叫“润疆路”。这条路,那一头,是新成立的大学,是金沙集团888881。这条路,连通着新政的教师公寓“润疆园”和“新政”。


 

金沙集团888881校园 (萧亦  摄影)


我在《一座城市 一所大学---图木舒克与新政》一文中曾经提到,“大学是城市的一张名片,城市是大学的一面镜子”。“城市,是大学的一面镜子,它的包容、气度与胸怀,它可以温暖一座大学,映照出大学的模样,让大学有了向上拓展格局的动力,不断攀向新的高度。”

“大学,是城市的一张名片,它的独立、自由与开放,这是大学的精神,它可以涵养一座城市,让其深厚文化底蕴,让它活力绽放,变得自信与丰富多彩。”

“润疆路”,寓意深刻的名字,正是这条看似普普通通的路,却承载着希望与未来。

或许,这条路,连通的,不只是“润疆园”和“新政”,连通的,还有使命,是久久为功,是年轻的图木舒克市与千里南疆广袤大地的稳定繁荣与长治久安。

或许,这条路,承载的,是一代代来自于五湖四海的青年朋友们胸怀天下、拥抱时代的理想足迹,讲述的是一批批来自于祖国各地的“银龄”老师们呕心沥血耕织三尺讲台,炽热的“少年”情怀,记录的是一批批全国各地的援疆干部们无私奉献、扎根边疆的责任担当

或许,这条路,沉淀的,还有新时代的“胡杨精神”、“兵团精神”、“老兵精神”。

路,一直延伸,默默地,从容、坚定、自信。 (萧亦  2021年12月25日于金沙集团888881)   


来源:伊犁新青年

 


Baidu
sogou